廣告看板
 

05b head-26

MaMaStation
兒童智能測驗常見問題
Latest update: 週三, 12 五月 2010 18:54       Text by: 葉妙妍 臨床心理學家   

IQQ150經常有家長查詢與智力評估相關的問題,其中不乏一些疑問或誤解,故此希望能綜合為大家解答。
 

問:幾多歲適合做IQ Test?兩三歲是否年紀太小?十多歲又可以做嗎?
答:首先當然要考慮兒童有何原因須做智力評估。基本上任何年齡也可以做智能測驗,因為智商 (Intelligence Quotient) 是跟同年齡組別的兒童能力水平比較來釐定的。但由於兒童在幼兒階段的智力發展得很快,而成長速度的個別差異也很大,直到五歲後至少年時期發展才穩定下來,所以五、六歲後智力評估的結果與成年後的智商有更大關連。

問:我的孩子做了IQ Test,須隔一段時間再重新測試嗎?
答:兒童在五、六歲後雖然知識和能力仍不斷增長,但智力水平已大致穩定,一般不會隨年齡漸長有顯著差異。除了有特殊需要(如資優、智障)的兒童,或升學就業等用途,通常不用重新測試。家長須注意最適合的智能測驗衹有一套,在短期內再做同一測驗容易因練習效應(Practice Effect)而增加了分數,尤其是一些非語文的分部測驗,令評估結果變得不可靠,因此如非必要在一年內最好不要再做智力評估。

問:我跟孩子說英語,他也唸國際學校,英文較中文流利,應用英語版IQ Test嗎?
答:臨床心理學家和教育心理學家在選取適合的智能測驗時,考慮的並不單是兒童常用的語言,還有成長的文化背景(如家庭、學校、居住地域等)。英語版的智能測驗多來自美國,不但其中一些題目有文化差異,而且用的是美國的常模 (Norm),即兒童的成績會跟美國同齡的孩子作參考對照。過往有研究顯示中西方人的能力差別,例如中國兒童的數學和視覺空間感較強,西方兒童的語文流暢度和創意較高。假如一個在香港成長的中國兒童因不諳廣東話而採用了英語版的智能測驗,心理學家在分析結果時須考慮評估的效度和限制。其實智能測驗一般不須閱讀和書寫,只要聽和講流利便可以了。

問:IQ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可以改變嗎?
答:先天和後天的因素是相互影響的,兒童的認知能力在成長過程中,其遺傳基因配合環境培育逐漸發展。智力就像身高、體重和性情般,先天的決定性較大,大約佔了七成,後天因素比例較小,而且在幼年時期較受影響。其他有損智力的原因包括母親懷孕時酗酒濫藥、受病毒感染、輻射或鉛中毒、生產時缺氧,幼兒營養不良,因疾病或意外導致腦損傷等。

問:香港的「韋氏兒童智力量表」是怎樣的?
答:Dr. David Wechsler的韋氏兒童智力量表 (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 是一套國際認可的智能評估工具,在80個國家及地區以28種不同語言廣泛地應用。它經過有系統的標準化(Standardization)過程,並且具備清晰詳盡的施測程序、評分指引及成績分析方法,令智能評估得出的結果均有很高的信度(Reliability)及效度(Validity)。多年來,還有不少臨床研究和相關文獻支持其準確性。

香港版本的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由美國原版WISC翻譯為粵語(廣東話),又把測驗本地化,將部份分部測驗題目改編,以切合香港文化背景;並以本地兒童的測驗結果,制訂常模,最終成為一套最適用於本港兒童的智能評估工具。

2010年中旬推出新的韋氏兒童智力量表 - 第四版(香港版) ( WISC-IV(HK) ),適合6至16歲的兒童。它包含十個基本分部測驗和四個補充分部測驗。完成整個智能測驗,除了得出總智商(Full Scale IQ),尚有四個範疇的指數(Index),包括言語理解(Verbal Comprehension)、知覺推理(Perceptual Reasoning)、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和處理速度(Processing Speed),讓兒童各方面的認知能力可作全面而細緻的剖析。



+ 0
 

請先登入,以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