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看板
 

03d head-16

MaMaStation
和Trouble Two說話小貼士
Latest update: 週二, 10 八月 2010 09:18       Text by: Administrator   

由於語言功能沒有發育完善,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意思,因此不能完全執行父母的意思。此外,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辭彙表達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因此,父母面對兩歲的孩子時,可試試以下的溝通方法,讓他們通過傾聽和使用語言來學習更多的東西,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把命令變為詢問

把命令變為詢問,不但可使孩子易於接受,同時亦可讓孩子學會與他人合作。例如說:「把書拿給我,好嗎」和「把書拿給我」詢問與命令產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告訴孩子做什麼而不是不要做什麼

例如你想要孩子小心一點,你可以說「輕輕地拿起那個杯子」,不要說「不要把杯子打壞!」

減少說「No

請大家不要誤會成不能說"No"。孩子正處於成長學習的階段,被告知那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對他們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瞭解那些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

舉例來說,孩子拿積木敲魚缸,與其說﹕「小寶,不可以敲魚缸,再敲,打屁股。」不如說﹕「小寶,魚缸可以輕輕的摸,像這樣(示範一下)。媽媽知道,你會輕輕的摸。來,試試看。」帶孩子做幾次,誇他一下,然後,進一步,提供孩子可以敲打的東西;如塑膠桶子或餅乾盒子。告訴孩子﹕「這個盒子你可以敲。」孩子可能會再犯,重覆示範。可以對孩子說﹕「媽媽提醒一下,輕輕的摸。你會輕輕的摸的!」一般而言,對小小孩行為的引導,提供他們可以被接受的情境,教他們可以被接受的行為,遠比對他們一謂的說"No"大的多,對幼兒的影響也會更正向些。

讓孩子有自己做抉擇的機會。

提供選擇,正好滿足這個需求。舉個例子,孩子亂摔玩具。可以對孩子說﹕「玩具這樣摔會壞掉。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不摔玩具,好好的玩它;另一個是繼續摔,但是媽媽就把它收起來,不讓你玩。」孩子如果繼續亂摔,就把玩具收起來。他若大哭,就讓他哭,然後告訴他﹕「媽媽有給你選擇的機會,你選擇亂摔,我只好收起來啊。」如此幾次之後,孩子碰到有選擇的時候,會好好的考慮,衡量輕重的。

教孩子解自己的行為

當孩子的行為可能會產生危險時,父母應該立即制止他的危險行為,而且需於制止孩子的行為之後,好好地和孩子溝通,讓他瞭解自己行為的後果。例如:孩子在大街上跑得非常高興,但可能被車子撞倒。你要告訴他:“媽媽不能讓你在大街上跑,因為這裏車子很多,如果被車子撞到,會受傷,非常疼。”
 

要求就要合理

對小孩子來說,讓他跟小朋友交換玩具比讓他無償地把自己的玩具給小朋友更容易。因此,與共其要孩子把玩具讓給其他孩子,爸爸媽媽可鼓勵他們和其他孩子交換。

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要求

如果你遇到孩子在超市里大吵大鬧地要蛋糕,不要因為周圍人的目光讓他得逞。你可以把他帶出來,用平靜的語言告訴他,「因為你的表現很差,所以媽媽不能給你買蛋糕。如果你想吃蛋糕應該對媽媽說。」,這樣,慢慢地孩子就學會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不是吵鬧、反抗。

 


+ 0
 

請先登入,以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