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看板
 

05b head-26

MaMaStation > 專欄特區 > 專家專欄 > 健康心理學 > 性格理論(二)
性格理論(二)
Latest update: 週二, 02 十二月 2014 00:00       Text by: 李威廉   

150

人的性格很難以一、兩種理論去解釋,但較多學者認同童年經歷(childhood experience)對人長大後的性格起了關鍵作用。但究竟童年經歷是指哪個範圍的歲數? 五歲? 三歲? 還是更細?,John Bowlby 認為嬰兒在兩歲之前與依附者(Attachment figure,通常是指照顧者,例如母親)建立的關係模式直接影響了長成後的性格,這就是Bowlby(1973)著名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依附的意義有二: 一是為了生存(survival); 二是為了安全感(security)。依附可分為四種模式,包括安全型、逃避型、抵抗型,及紊亂型。哪種模式的照顧對嬰兒長大後的性格有重大影響力。


1

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
一個安全型依附的小孩在陌生情境中,當媽媽在身邊的時候可以自由地探索環境,和陌生人互動,當媽媽離開時可能會難過哭泣,當媽媽回來時,小孩會高興地歡迎媽媽回來並很快地靠近媽媽尋求安撫。安全依附有助社會及情緒的發展,嬰兒才能適應與母親分離,致力於探索環境,而發展出自我概念(self-concept)。

2

逃避型依附(Avoidant-attachment)
此類型的小孩會迴避和忽視母親的存在,在媽媽離開或回來不表現出情緒。媽媽在時不去注意;媽媽離去亦不顯出緊張或痛苦;媽媽去而復返非但不表高興,反而迴避或很慢才向前迎接;陌生人出現時無特殊反應。小孩不會去探索環境也不管誰在那裡。小孩面對對待陌生人和媽媽是一樣的。不管誰在這個環境,也沒有太多的憤怒。
逃避型小孩的母親通常是沒耐心、對嬰兒不敏感或表現出負面的反應、並拒絕身體接觸或安撫等反應。逃避依附的嬰兒表現出退縮、孤立、對學習沒興趣、缺乏動機。也不易交朋友。成年後的性格較為冷漠。

抵抗型依附(Ambivalent/Resistant-attachment)
此類型的小孩即使當媽媽就在身旁時,面對探索和陌生人時依然會感到焦慮。當媽媽離開時,小孩會非常的沮喪;當媽媽回到身旁時,小孩又變得很矛盾,明明很想跟媽媽保持親近內心卻又充滿憤怒,當媽媽開始注意他時又會想抵抗。
研究發現此類型嬰兒的母親特性為:照顧能力差、不懂得如何滿足嬰兒的需求、對嬰兒的照顧方法和態度很不一致。

紊亂型依附(Disorganized attachment)
此類型的小孩沒有固定連貫的反應方式。會依據環境的回應來表現抵抗或迴避。小孩經歷過受驚嚇的照顧者或令人害怕的照顧者(通常有身體或精神上的肆虐行為)。因為人際互動是不穩定的,所以導致孩子無法有一致性的反應。面對照顧者,一般的孩子看到照顧者所理解的自我,如同一面完整的鏡子,而紊亂型依附的孩子看到照顧者所理解的自己,如同從一面破碎的鏡子。 此類型的孩子成長過程較易患有邊緣型性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 0
 

請先登入,以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