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看板
 

05b head-26

MaMaStation > 專欄特區 > 專家專欄 > 健康心理學
你是否病態賭徒?
何謂病態賭徒? 根據DSM 5所載,病態賭博共有九個病徵,第一個病徵是沉迷賭博,病患者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記掛着賭博;第二就是需要逐步加大注碼,才能得到足夠的刺激感;第三是即使不斷重複,也不能改掉賭博的習慣;第四是病患者如果停止賭博,會感覺很憂慮及不開心;第五是病患者要藉由賭博來逃避一些不開心的事;第六是病患者會追數,意思是每次輸了錢之後,會設法於下次賭博時追回上次輸的錢;第七是說謊,例如對家人說謊,以隱瞞沉迷賭博的狀況;第八是被賭博影響個人關係、職業及學業取向;最後則是必須要別人幫助,才能有足夠能力去還賭債。這九個定義裡你若有其中四項,已經是病態賭徒。當然這個賭博行為並不是由於有其他病症如躁狂等導致。  

閱讀全文
 
生死教育
中國人的社會, 談論死亡至今仍然是一種忌諱。 在香港, 即使近年已經開始推行生死教育, 例如志願機構會安排長者參觀長生店、政府鼓勵長者在世時便與家人商量好往生的安排 (總覺得政府有關的宣傳是因為土地問題,而非真心推行生死教育),可是結果往往是「到喉唔到肺」。 我不評論這到底是傳統華人社會對死亡依然存在許多不安,以致如非必要便敬而遠之的觀念; 抑或我們的政府(甚至是我們本身)做事總是只做一部份而沒有堅持完成餘下的,有頭沒尾。

閱讀全文
 
如何轉化中年危機
上回引述了心理學大師榮格 (Carl Jung)中年危機闡述,人生到了40歲前後,由於體力大不如前,生理上開始出現變化(機能從高峰期回落),加上家庭負擔(父母年邁、子女年幼),事業又碰到樽頸位,是為中年危機,當中又以男性對中年危機的體會更為透徹。 上文也曾提及「有危便有機」,意即要轉化中年危機,便需要開啟「自性」(the self),自性便是通往自性實現 (self -realization)的生命之門。 

閱讀全文
 
從心理學角度看中年危機
對於做了三十多、四十年人來說, 按香港人的平均壽命計算, 生命差不多已經過了一半。 古人說:「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生命的前半期 (First half of life), 即由誕生一刻起, 直至40歲,就是生命第一個時期,是一個向外擴張的時期。 按照心理學家榮格 (Carl Jung) 所說,人在40歲前的任務應該是自信而堅定地去做符合外在環境要求的事,亦即是努力去達成社會對你的期望 (Jung,1933)。 

閱讀全文
 
認知學派理論 (二)
前文曾提及認知學派理論及一些常見的固有思想模式 (又稱為思想陷阱), 包括個人化思想、非黑即白、「一定」想法、怨天尤人、感情用事、打沉自己、左思右想等。 以下用一些生活例子簡單介紹每種思想陷阱:  

閱讀全文
 
認知學派理論
前文曾提及以精神心理分析學及行為理論解釋人的性格, 精神心理分析學主張潛意識、自我防衛機制; 行為學派認為人的性格不是先天而是透過後天(環境)學習而成的。 本文介紹的認知學派理論則集中論述思維主導性格, 而人的思維, 尤其是核心思維 (Core beliefs) 又往往受兒時經歷 (Childhood experience) 所影響。

閱讀全文
 
再訪氹仔
剛剛從澳門回來,今次訪澳的目的是替我的老師陳智川博士(陳博士為臨床心理學家及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的新書拍攝照片,過程中不忘走訪幾間位於氹仔的綜合渡假村,以及欣賞精彩的舞台表演。  

閱讀全文
 
性格理論(五)
今期我們探討自我防衛機制的另外三種類型: 攻擊型、代替型,及建設型。攻擊型防衛機制包括:     1) 轉移(displacement): 把對某一個人的情感或行動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通常是轉移至較為安全的情況,或是把對強者的情感轉移至較弱者身上。 例如你在公司被上司無理指責,你對上司怨恨但不敢當面反駁他,回家後你把怨恨發洩到你的家人或寵物身上。2) 投射(projection): 也稱外向投射,是主觀的將屬於自身的一些負面思想、動機、慾望、或情感,賦予到其他人身上,藉此推卸自己責任或把自己的過錯諉過於人,以保護自己。投射有時會與另一個自我防衛機制(否認)一併使用。例如電視節目常出現的對白: 「係你迫我...你唔好迫我!3) 很多時候,對方並沒有苦苦相逼,被迫的感覺往往是自身向對方的一種投射。 代替型包括:1) 幻想(fantasy): 當一個人遇到困難而無法處理問題時,便利用幻想的方法,使自己活在於幻想世界,以獲得心理平衡,這也是思考上退行作用(regression)的表現。 「灰姑娘」型幻想常見於現今社會,例如一對男女在外地吵架時,女方發脾氣一走了之,男友遍尋不獲,女方人生路不熟但拒絕接聽男友來電,心底中卻幻想渴望男友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她,以證明男友著緊她。 又例如一個在現實中鬱鬱不得志的賭徒,在賭檯中幻想自己搖身一變成為賭神。2) 補償(compensation): 3) 因個人方面有缺陷不能達到某種目標時,有意識地採取其他能夠獲取成功的活動來填補某種能力的缺失及彌補因失敗造成的自卑感。 例如小時候因家貧沒有機會讀書,長大後賺到錢便返回校園完成未圓的心願。 建設型防衛機制包括昇華(sublimation): 被壓抑或不符合社會規範的原始衝動或慾望(instinctual impulses)另闢蹊徑用符合社會認同的建設性方式表達出來,並得到本能性滿足。例如:小明兒時母親因患癌,但當時醫生未有及時診斷,延醫導致母親過身。小明確實有因此痛恨醫生,但他並沒有造出破壞性行為,反而努力讀書考進醫學院,並成為腫瘤科醫生,醫治患癌病人,可以說是華作用的典型例子。  
 
性格理論(四)
根據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的見解,常見的自我防衛機制可以分類為逃避型、自我欺騙型、攻擊型、代替型,及建設型,除了建設型防衛機制外,其他類型的防衛機制若長時間「使用」(防衛機制是由潛意識驅使),有機會演變為心理疾病。可是,我們又會常常不自覺地使用多種自我防衛機制而自己是不知道的。為了對多種自我防衛機制更加了解,今日我們先談論逃避型及自我欺騙型的例子:  

閱讀全文
 
性格理論(三)
性格的形成, 很大程度受到兒時經歷(childhood experience)所影響,上一篇提及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是始於一歲前與主要照顧者的相處與互動。 今回我們再引述另一套兒時經歷影響長大後的性格理論, 就是佛洛依德的自我防衛機制(self-defense mechanism)。 此理論最早見於他在1894年發表的文章《防衛性神經精神病》(The neuro-psychoses of defence)。他以精神分析學的角度解釋自我防衛機制是指「自我(ego)」的心理防衛作用,即當我們遇到不能解決的情況時,用來應付焦慮(anxiety)與不安(insecurity)的適應機制,這個適應機制把自我對本我(id)進行壓抑(repressed),從而把焦慮與不安轉化為不同類型的自我防衛機制。

閱讀全文
 


<< 最先 < 上一篇 1 2 下一篇 > 最後 >>
第 1 頁, 共 2 頁